- 第1天全國各地抵達黃山
-
在千年徽州古村、國家5A景區--唐模開展各項研學活動,唐模被稱作“中國最美的水口園林”,在徽州眾多古村中獨樹一幟。參觀認知徽派古建
體驗活動:
1.學習黃梅戲經典唱段及身段;
2.走進當地人家,對徽州豐富的民俗活動展開調查,歸類總結,加深了解徽州當地文化住宿?黃山市區屯溪
用餐: 早餐敬請自理 午餐敬請自理 晚餐有
- 第2天黃山(汽車2.5小時)-涇縣-(汽車2.5小時)-黃山市區
-
乘大巴車赴涇縣(車程約2.5小時),車上輔導老師進行宣紙文化的講解。
參觀宣紙博物館,了解宣紙歷史;、研學宣紙原材料、制作工藝、精品書畫等;
體驗活動:體驗撈紙,制作一張屬于自己的生肖宣紙。
乘大巴車赴屯溪(車程約2.5小時),車上輔導老師進行徽州當地文化的講解。
行走流動的清明上河圖--屯溪老街,古風依然,旗幌飄飄,感受徽商街市。
體驗活動:
1、以班級為單位調查了解徽州風物特產,尋找徽商老字號。
2、尋訪徽筆非遺傳承名店--楊文筆莊,制作一只屬于自己的筆
住宿?黃山市區屯溪
用餐: 早餐有 午餐有 晚餐有
- 第3天酒店(汽車40分鐘)--歙縣(車程1小時)-黃山市區
-
歙縣歙硯廠,兩廠一址,徽墨和歙硯的制作工藝同屬國家級非遺。參觀工藝流程,了解產品品類特點。
活動體驗:徽墨描金,訪談徽墨非遺傳人跟隨輔導員走進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古徽州府所在地-歙縣,途中輔導員介紹徽學起源與徽州歷史文化沿革。重點參觀:古城墻、徽州府衙、陶行知紀念館、徽劇紀念館、許國石坊。在這個歷史文化課堂里悉心學習
體驗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完成古城相關課程
享用徽州特色風味餐、欣賞黃梅戲演出。總結研學成果。
住宿?黃山市區屯溪
用餐: 早餐有 午餐有 晚餐有
- 第4天黃山市區-新安江山水畫廊(車程約1小時)-返程
-
登船行走新安江,欣賞新安江兩岸美麗的風光,目測分析判斷生態環境情況。新安江流域情況及其做為徽州母親河的重要意義。解讀“生態補償機制”
實景教學:1.新安江補償機制講座根據具體車次時間送黃山北站(車程約1.5小時)
住宿?
用餐: 早餐有 午餐有 晚餐敬請自理
獨立包團
1. 知識:
通過參觀參觀徽州古城、漁梁壩、新安江等,了解徽州山水以及自然特點,完成體驗探究活動,將所學知識實際運用,了解徽州山水悠久歷史文化;通過參觀、體驗徽州古城、唐模古村等地,深入探究徽州人文,從而全面了解徽文化。
2. 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通過問題引導,鍛煉學生將學科知識與現實問題相結合;通過競賽,激發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3. 價值觀:
通過對于新安江的實踐活動,親身感知山水文明,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通過體驗唐模相關活動,親身體驗感受徽州悠久歷史、人文,了解徽文化、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通過社會實踐調查等活動,激發學生思維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世界觀價值觀。
徽州研學課程
課程一:前世今生 夢回唐模
學習地點:唐模古村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唐模古村,始建于唐、發展于宋元、盛于明清,歷史傳說因其經濟活躍,民風淳樸,而被譽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歷史悠久、人文沉淀深厚的文明古村徽州唐模村落在選址和布局上非常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堪稱徽派氣息濃郁的典型古村落,現已成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國文明村、安徽省優秀文明示范景區。
學習目標:
參觀唐模古村,感受徽州悠久歷史積淀的深厚人文歷史,了解徽派建筑中獨特的建筑形式,例如水口、天井等的含義,提高對建筑美感的賞析。
課程內容:
1.參觀、學習唐模古村,了解徽州深厚人文
2.實踐活動:家風傳承、黃梅戲表演
3.社會調查:走訪唐模古村居民,了解當地嫁娶風俗
組織形式:
1.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參觀
2.以小組為單位學習黃梅戲
3.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社會調查
探究課題一:走訪調查,探究唐模古村三代嫁妝變遷。
1.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社會調查,走訪唐模古村居民,了解當地三代以來的婚嫁習俗;
2.收集資料,與走訪調查的資料結合,完成探究課題;
課程二:探尋宣紙 體驗非遺
課程地點:宣紙文化園
涇縣是中國宣紙之鄉,2006年“宣紙制作技藝”已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宣紙制作工藝非常復雜,其生產的宣紙薄如蟬翼,潤如青云,不僅具有質地綿韌,純白細密,光而不滑,密而透光等特性,而且有不腐不蛀,潤墨性強,耐老化的特點,宜書宜畫,保存長久,有“千年紙壽”的美譽,深受書畫家 的喜愛,我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老先生曾經說過:“宣紙是中國勞動人民所發明的藝術創造,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它便無從表達藝術的妙味。
學習目標:跟隨園內講解老師,了解繁雜的宣紙制作工藝,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知悉宣紙的工藝傳承,體驗撈紙環節,學習制作一張宣紙,體會宣紙沉淀下來的內涵與精髓。
課程內容:集中參觀,分組體驗撈紙工藝
組織形式:
1、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參觀。
2、每人親自動手體驗撈紙工藝
課程三:徽州老街 溯源尋本
學習地點: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位于黃山市中心城區,是一條保存完好的古老而繁華的步行商業街,全長1272米,其核心段東起青春巷口,西至鎮海橋,長832米,街寬5~8米不等。屯溪老街,就地勢自然形成,街道走向略顯彎曲,赭紅石板路面古拙質樸,路面縫隙清晰美觀。街道兩側有18條巷弄和上、中、下3條馬路,它們把街道和山、水相溝通,使屯溪老街街巷平面呈魚骨式結構形態。
學習目標:
參觀屯溪老街,走進徽商街市,了解獨特的徽派建筑風貌,感受中國四大古街之一“流動著的清明上河圖”的獨特魅力。
課程內容: 1.參觀學習屯溪老街
2、探尋楊文筆莊,知曉徽筆制作工藝
組織形式:1.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參觀
課程四:漁梁古壩 徽商之源
學習地點:漁梁古鎮
漁梁壩位于安徽省歙縣徽城鎮漁梁村,屬于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古代攔河壩,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稱為“江南第一都江堰”。據考證,早在隋朝,人們就曾在此壘石為壩,現在的古壩為明代重建,有明萬歷三十三年修壩記事碑可考。
學習目標:
參觀漁梁壩,觀察漁梁壩的設計及作用,了解古代水利工程特征,感知“徽商之源”的意義,增強對于古代科學技術的自豪感。
課程內容:
1.參觀、學習漁梁壩,了解古代水利工程。
組織形式:1.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參觀
探究課題一:初探古代水利
1.收集古代水利相關資料
2.從地形地貌、當時社會環境等方面分析古代水利特點
課程五:藥墨華佗 工藝傳承
學習地點:老胡開文墨廠、歙硯廠
胡開文墨廠。是一個百年老店。設有雕模、點煙、制墨、晾墨、打磨、描金等十多個生產工序和一個設備齊全的墨錠理化檢測中心。集中了名家制作徽墨的全部技術設備和祖傳配方,擁有明清以來歷代名家創作雕刻的珍貴墨模七千八百品種,至今保留傳統工藝精華——古法手工點煙技術。
學習目標:
參觀胡開文墨廠,了解徽墨歷史與文化傳承淵源,參與徽墨描金工序,體驗制墨古老工藝,學習了解徽墨歙硯的工藝流程與文化價值,思考非遺工藝的傳承。
課程內容:
1.參觀、學習胡開文墨廠、歙硯廠,了解徽墨文化、歙硯文化
2.體驗徽墨描金工序
組織形式:
1.以班級為單位參觀體驗描金工藝,每人帶走一錠墨
課程六:東方鄒魯 禮儀之邦
學習地點: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又名歙縣古城,古稱新安郡。位于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總占地面積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縣治與府治同在一座城內,形成了城套城的獨特風格。徽州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
學習目標:
參觀徽州古城,感受歷史文化遺存,了解徽州文化成因及歷史脈絡,認識城墻、府衙、譙樓、牌坊等多種建筑類型,感悟、探尋徽州人文。
課程內容:
1.參觀、學習徽州古城,了解徽州深厚人文
組織形式:
1.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參觀
課程七: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
學習地點:新安江風景區
新安江,又稱徽港,錢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發源于安徽徽州休寧縣境內,東入浙江省西部,經淳安至建德與蘭江匯合后為錢塘江干流桐江段、富春江段,東北流入錢塘江,是錢塘江正源。干流長373公里,流域面積1.1萬多平方公里。新安江水力資源較為豐富,流域內有豐樂、新安江兩座水庫。解放前其航運由屯溪直達杭州,解放后水庫截斷航線,航運幾乎停頓。
學習目標:
通過研學新安江,認識新安江的歷史文化,知道國家“生態補償機制”的內容,了解新安江作為徽州母親河對這個地域的重大影響;通過體驗活動,感知學習運營高科技手段進行河道監測的方法和河流生態保護的意義。
課程內容:
1.參觀、學習新安江,了解新安江歷史文化。
2.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講座
組織形式:
1.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參觀
2.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體驗
古代水利工程探尋
探究課題一:古代水利工程探尋
1.收集本次行程中參觀過的古代水利工程,完成對江南地區古代水利的多維度了解;
2.收集資料,了解建設水利工程的原因,以及建設水利工程對當時以及后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