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信峰
這里匯聚了接引松、黑虎松、連理松、龍爪松、臥龍松、探海松等黃山名松和石筍矼、十八羅漢朝南海等奇石。 位于北海以東1公里處,散花塢東面,海拔1668
-
鰲魚峰
此峰形似巨大高昂的鯨首,大有氣吞山河之勢。 位于黃山中部。因其形似張嘴待食的鰲魚,故名。為黃山三十六小峰之首。從蓮花峰下山,過龜蛇二石、百步
-
百步云梯
百步云梯在蓮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離“蓮?!辈贿h處有兩塊巨石,一形如龜,一形如蛇,兩石平行。在石壁上鑿成的一百余級險峻陡峭的橙道從兩石間穿過下行,
-
百丈瀑
漲水期,千丈落瀑;枯水期,涓涓細流。 又名百丈泉,位于黃山南部,鄰近溫泉景區,清潭、紫石峰之間。附近有百丈臺,在臺上觀瀑,效果更佳,臺前建有
-
慈光閣
慈光閣古稱朱砂庵,原為法海寺,明嘉靖間(1522—1566),玄陽道士居此,題額“步云亭”。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普門僧來此,改法海禪院。神宗
-
鯽魚背
鯽魚背在天都峰上,以奇險著稱。從天都峰腳,手扶鐵索欄桿,沿“天梯”攀登1564級臺階,即至海拔1770米處的石矼,這里是登峰頂的必經之處。此石矼
-
雙龍松
雙龍松生于西海門回音壁對面。古松分作兩干,從石壁隙縫中伸出,盤旋虬曲于懸崖峭壁之上,形似雙龍嬉戲于云海松濤之中,故名。 云霧中遠遠望去,只覺鱗甲
-
松谷庵
位于疊障峰下的松谷庵,原名松谷草堂,始建于宋寶佑年間。,創建人為松谷道人張尹甫。明代宣德年間。重建,改觀為寺,名松谷庵。時寧國知府羅汝芬題額“東
-
松鼠跳天都
黃山中部,站在玉屏樓前向方望去,可以看見耕云峰頂一怪石,如同一只活潑可愛的小松鼠拖著長長的尾巴,想越過萬丈深淵,躍上高聳入云的天都峰。這就是“松鼠
-
唐模
唐模,即按盛唐時的模式、風范、標準建立的意思。 有清代建筑八角石亭、同胞翰林坊和檀干園等景點。其中檀干園最為著名。相傳,清初時當地的許氏家族有
-
天海
每當云霧出現,云天一色,巍巍壯觀。 位于鰲魚峰之北,煉丹峰之西,為黃山前、后、東、西四海之中,光明頂之南,近旁有海心亭、鳳凰松等著名景觀。
-
屯溪老街
街道兩旁店家鱗次櫛比,多為雙層磚木結構,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風格,透溢出一股濃郁的古風神韻。 屯溪老街是伴隨著徽商的發展而興起的。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
-
玉屏樓
集黃山奇景之大成的佳絕處,明徐霞客游此,曾贊嘆不已。 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臺,名曰文殊臺,是觀賞西海云海的絕佳初;左有青獅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
-
云谷寺
位于黃山風景區東部,羅漢峰和香爐峰之間,海拔890米。明萬歷間在此建擲缽禪院,崇幀時改名云谷寺。南宋右丞相程元鳳曾在此讀書,故又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
-
步仙橋
一座小小拱橋在兩座峭壁之間懸空而架,橋下是萬丈深淵,十分險峻而富有情趣。 一座小小拱橋在兩座峭壁之間懸空而架,橋下是萬丈深淵,十分險峻而富有
-
翠微寺
唐中和三年(883年)始建。當時有一天竺(古印度)麻衣和尚由四川東下至黃山,在此定居結茅,自組織麻為衣,挖蕨根、采野果為食,趺坐誦經。當地山民為